曾經的我,喜歡快速的想到答案,然後就不再深度思考。
但現在在諮詢時,經常被問到怎麼樣才能分析這麼深入,我想了想,那應該是源自以前學到的一個小方法。
目錄
反省日記:睡前5分鐘
這個小方法叫「反省日記」,是許多年前在一堂教讀心術的課上學到的方法。
該日記進行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天睡前,寫下當天想反省的事,然後持續思考該事情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直到寫不下去。
舉例來說:
○反省的事 – 今天忍不住跟家人吵了起來
因為對方一直嘮叨自己的用錢習慣,
但想了想他應該只是關心我,我好像不該這麼快回嘴,
我似乎是對錢很沒安全感,
其實我對自己目前的金錢狀況很沒自信,
我花錢買東西,是為了消除焦慮與煩躁,
這些焦慮與煩躁來源是工作,我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很失望,
在工作上我沒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而且薪水讓我很不滿意…
我想起來,當初我就沒有很想做這份工作,我更想做的是….
反省的事可以不只一件,也沒規定要寫多深。
只要一直往下寫,寫到寫不下去就行。
通常最核心都跟過往的經驗與記憶有關。
人跟人的快樂與痛苦是相同的
每個人都有快樂與痛苦。
而這些根源,通常都跟過往經驗有關,而且大多是孩童時代造成的,
或是生命節點中那些重要時刻所積累的。
當能透過反省日記,對自己有深刻的體悟時,
自然漸漸能開始感同身受其他人,
因為人與人的痛苦不會相差太遠。
曾經我很不擅長同理別人,因為思考都停在表面,
對自己或他人都是,所以很容易把得出來的結論視為理所當然的結果。
最終,就是既不了解自己,又難共情其他人。
經常寫,經常鍛鍊,就能養成同理心
日省日記不用寫一輩子。
只要寫到自己感覺可以很快速的一想到問題,
就能思考到很深入的核心時,就沒必要繼續寫了。
因為那時候,已經學會深度思考,並且把這種思考模式深深刻在潛意識裡,
不論是自己或他人的事,都能很快速的思考到深層的原因,
自然就有共情和同理的能力。
而這種能力,不只能用到私事上,
用在任何需要思考的地方都可以,像是工作需要的行銷、運營、企劃、數據分析、客服,都會有幫助。
如果你也想培養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從今晚就開始寫自省日記吧!
延伸閱讀
如果你想更了解自己,甚至想將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打造成事業,可以看看以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