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經營網站45天的收穫

一個人經營網站初期儘管只有微乎其微的點擊數,但這都是未來的一線曙光。通過撰寫文章梳理想法,提煉自己的內在,給予他人價值的同時也幫助到自己。

一個人經營網站是為了他人,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以前偶爾會在自己的FB發長文,或是有技能交換需求時會在社團發布文章。

確實曾被朋友稱讚寫得不錯,或是寫的內容很有價值。也在社團被其他人說過寫的文章很真誠,很擅長寫文案…等。但心血來潮才發一篇文,和每天都需要寫文章,完全是天差地別的境界。

以前寫文章,是久久心血來潮才趁著感覺仍在時,把想法與感受化成文字記錄下來。而經營網站後因為要在短時間內補充空洞的網站便需要大量的基礎內容來填補,以及為了要讓Google搜尋認為網站是認真經營,便需要盡可能做到每日更新。

前者是久久發一篇,著重於記錄,難點在於將當下的感受與想法化成文字。

後者難點是每天都需要產出,便需要時刻深入自己內心,檢索對其他人有價值的內容,再將其提煉成文字,寫完並發布。並且因為是經營網站,所以內容得符合網站的主旨,得去思考網站當前欠缺什麼內容,還有網站的目標用戶可能對什麼內容感興趣。

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出發點不同,日常寫文章只需要考慮到自己,然後寫出來。但如果是經營網站,則需要先考慮到他人,才將內在相匹配的內容書寫出來。

然而,網站最初的定性是自己決定的,內容跟目標客群都是自己決定的,所以也是自己真心認為有興趣跟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雖然是先考慮到他人才寫,但最終也能重新整理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思緒,透過書寫文章,重整自己的內在。

當然,這個為他人而寫的出發點是因為我網站的定性所導致,並非所有網站都是這個出發點,得視網站的性質而定。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出發,而且也對我有幫助。

做了才能感受到成長,以及感受到瓶頸

你認為你是思緒嚴謹,處事很有邏輯,而且脈絡清晰的人嗎?

我是這樣認為的,或者說原本是這樣認為的。

最初寫第一篇文章時,只寫到超過1500字就很滿意,隨隨便便都能寫到1500~2000字,覺得自己很厲害,因為這樣的文章比較長也比較有可看性,既能講清楚一件事,同時又能讓Google搜尋認為文章有價值。

結果寫了20多篇文章,內容越寫越龐大後,開始發現自己隨便都能寫到3.4000字,因為當時的內容就是需要這麼多字才能講清楚,而自己也越來越習慣寫字,能在不知不覺下坐了2小時便寫出這麼多字。

就像原本只能跑2公里,有一天卻不知不覺中跑了數公里一樣,在偶然的機會下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就在這種喜悅不久後,我不只感受到了成長,還感受到自己的瓶頸。

自認思緒嚴謹,才知道也會吃書

你曾經連續寫7.8000字,只為了解釋好一件事情的脈絡嗎?

最近為了寫清楚如何從發掘自己的長處開始,直到最終能將該自身的長處打造成屬於自己的創業項目,原本預計要用3.4000字來解釋,也訂好了標題與文章主軸,並且設定了各段落標題與大綱,結果當寫完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坐在電腦前3個多小時,寫完才覺得累的要死,然後看字數統計,上面共寫了7700多字。

因為實在太長,最終決定拆分成五篇文章,這樣每篇字數適當,是比較好閱讀的狀態。當自己還沒為能一口氣寫這麼多字開心太久時,校稿時我才發現拆成五篇後除了要補很多銜接用的字讓每一篇能獨立成一篇文章之外,更可怕的是,我在內文中居然「吃書」了!

以往只有看漫畫或小說才會挑剔作者在作品後期開始吃書,誰知道有一天這件事居然會落在我的頭上,沒想到自己居然僅僅寫了幾千字,而且還是設定了標題與各段落大綱的情況下。

後來補充各文章的銜接內容,重新梳理內容後,成功將這五篇各自做為獨立文章發布,用五篇的篇幅將原本想講的事情講清楚,也讓不同階段的人可以觀看自己需要的內容。而最後這五篇,總計14000多字,接近原本的兩倍。

如果沒有開始跑步,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能跑多遠,也不知道自己跑到多遠會開始斷片,如果我沒開始寫文章,我也不會知道自己的脈絡清晰上限是多少字。

👉稍後去看看這五篇文章吧:

⭐第一篇:一人創業:你獨特的長處就是創業的種子

⭐第二篇:打造創業項目:兩個免費方法用你的專長開始創業

⭐第三篇:藍海市場開發:四個步驟運用你的獨特性打造藍海

⭐第四篇:低成本創業:創業初期需要的不是貸款

⭐第五篇:低預算行銷:行銷要從創業初期開始做

與其後悔沒有早點開始,不如現在就開始

「最好的開始時間有兩個,一個是10年前,另一個就是現在。」

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句話是在一本教如何架網站的書上看到的。

當時我已經按照其他教學架站,為了補充可能缺少的知識而借了這本書。雖然我已先行一步架站,但這句話一直讓我引以為戒。

以前在公司的習慣就是先調研,後提出計劃並回報給主管,等候主管批准後才繼續往下進行。這個週期的長短視公司類型而定。

但當自己創業時,這週期要越短越好,調研與計劃是必要的,但當自己要負責決策與承擔責任時,最容易一直卡在調查與計劃階段,遲遲無法往下推進到實務階段。

然而跟公司不同的地方在於,下個月可沒有固定薪資會進帳,時間永遠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目前總共寫了30篇文章,共計71496字。如果扣掉架網站第一週都在調整網站設計,和扣除過年休假,幾乎是平均1天寫1篇文章,每天2000多字的產出。

對我來說這成績是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不過也不足以感受到太多的安心,但如果當時沒有趁著優惠期間,不假思索地開始架設網站,那估計還會停留在計劃階段,連1個字都沒有寫。

微乎其微的點擊數,但也是未來的一線曙光

一個人經營網站的45天數據
一個人經營網站45天的GSC數據

月中,我收到Google寄來的成就徽章,通知我達成了成就「總點擊數5人」。

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成就,而且,居然連5個人點擊都有成就!

對以前運營遊戲來說,這5個人根本不會引起注意,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卻很寶貴。雖然看起來人很少,但這就是經營初期的現實情況,每天都像是在向大海丟石頭一樣,不管多努力都很難看到一點波瀾,但為了長久的經營仍然得繼續堅持。

目前後台數據顯示:總點擊次數10、總曝光次數252、平均點閱率4%、平均排序12.6。

很高興在茫茫人海中,有人通過Google搜尋看到我的網站並點進來,同時這數據又是少到不行,這就是經營初期的日常,如果你也有考慮走這條路,那我希望你能先知道這件事。

然而這微乎其微的數據,也是未來的一線曙光,自己堅持與努力的動力來源。

邊做邊想,比一直想卻不做要好

因為最初架站是急急忙忙的開始,架站前我看了相關教學,知道該如何架起一個網站,有哪些事該做,以及有哪些預算必須花,評估後便趁著優惠期間開始進行。

但我直到網站架起來才發現,我好像沒詳細決定網站內容,我連域名都是在註冊當下才思考的。

雖然最初我就知道網站主旨是什麼,也知道目標客群是誰,以及要為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價值,但詳細的網站企劃並沒有特別準備,這一切都是邊做邊想的。

幸運的是,多虧平常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邊思考邊調整後,目前網站基礎內容已經大部份完善,再把一些待優化和欠缺的內容補上,就能達到自己的最低標準,讓到訪的訪客能獲得應有的價值與幫助。

真正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標準這麼高,做了一個多月才勉強接近最低標準。

如果你也有什麼想做的事,新的一年希望你能開始嘗試

有什麼事是你想了很久,但卻一直沒開始的呢?

如果有的話,不妨利用新開始的這一年,開始做點什麼吧!

就以我這次分享的為例,雖然這些成績以公司來看都不算什麼,甚至可能是不值一提的。但萬事起頭難,比起一直卡在反覆的思考與規劃,只有開始行動才能讓事情真正的有機會進行下去,也才有機會讓想要的結果得以成真。

如果你也有什麼想做的,不妨就利用新開始的一年,開始做點什麼吧!

👋若是苦於一個人難以開始,或是一個人難以長久堅持,可以聯絡我,最近我正在構思組建能讓大家相互陪伴與支持的社團,我們一起看看能做點什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